飞机维修技术解析
飞机维修性是飞机在维修方面的能力,是飞机的设计特征,单纯的靠优良的飞机性能已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只有即满足战技指标的要求,又具备良好的维修性的飞机才能受到用户的欢迎。飞机维修性设计工作的目标是确保研制、生产或改进的飞机达到规定的维修要求,满足飞机的维修时间最短、维修人员及其他资源最少的原则,减低全寿命周期费用。
1.飞机维修性设计流程维修性是现代飞机的重要质量特性,是飞机可靠性的重要补充。把维修性纳入飞机研制过程,既是用户的迫切要求,又是提高飞机质量水平、节省飞机周期费用的客观要求。飞机维修性设计流程应包括制定维修性工作计划,对承制方和供应方的的监督与控制,维修性工作评审,建立数据收集、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建立维修性模型,维修性分配,维修性预计,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维修性信息,维修性分析,维修性设计准则,为详细的维修保障计划和保障性分析准备输入,维修性与测试验证等内容。
2维修性要求维修性的基本要求通常包括定性要求和定量要求两个方面,定性要求在型号研制初期就应根据型号研制特点制定,形成相应的维修性设计准则,定量要求应明确选用的参数和确定指标,如飞机每小时的维修工时(MMH/OH)、平均维修间隔时间(MTBM)等。
3.维修性定性要求:可达性设计要求可达性是维修时接近产品不同组成单元进行检查、修理、更换或保养的相对难易程度。包括两方面要求:能够接触到需检查和测试的单元;为检查、修理或更换所需空间。维修部位可见、可达,不需要拆装单元或拆装简便,容易到达维修部位,同时具有为检查、修理或更换所需要的空间就是可达性好,提高可达性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同一个专业的设备、系统集中化安装,避免交叉作业造成的相互干扰,同时应根据故障频率的大小、调整工作的难易、拆装时间的长短,重量的大小等,将其配置在合理的位置上,尽量做到在检查或拆卸任一故障件时,不必拆卸其他设备、机件;
2)接头、开关应尽可能布置于可达性较好的位置上;
3)常需装卸的开关、接头应设置专用口盖;
4)设备的测试点应布置于设备外侧,以便打开口盖即可进行测试,常需测试的测试点应设置专用口盖;
5)所有的润滑点均应具有良好的可达性。互换性设计要求对故障率高、容易损坏的零部件要具有良好的互换性和必要的通用性,常用的互换性项目(如口盖、通用标准件等)还应具备外场可更换能力,使产品维修简便,简化外场保障流程。
提高互换性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同型号、同功能的部件、组件应具有互换性;
2)应根据产品的使用维护条件,提供合理的使用维护容差,以提高其物理(结构、外形、材料)和使用功能上的互换性;
3)应尽量采用标准化设计和选用标准化的设备、附件和零件,与维修有关的尺寸、规格等应事先标准化和规格化;4)设备、组件的改进产品与原型产品具有良好的安装互换性。防差错设计要求防差错设计是维修性设计中的关键环节,维修中的各种差错,轻则延误飞行任务的完成,重则伤人伤设备,因此,应避免或消除制造和维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在结构上加以限制或有明显表实,例如使零部件装错装反装不下,插头,插座只有插对才能插得上等。
防差错设计应考虑以下几点:
1)系统、设备应防止在连接、安装时发生错误,做到即使发生操作差错也能立即发现,避免导致损坏装置和发生事故后等后果;
2)凡是需要维修人员引起注意的地方或容易发生维修差错的设备和部位,都应在便于观察的部位设有维修标志、符号或说明标牌;
3)外场使用中容易发生维修性差错的重要设备和部位应采用“错位装不上”的特殊措施;
4)对于有固定操作程序的操作装置都应有操作顺序号码和运动方向的标记;5)设备的标记应根据机种的特点及维修的需求,按有关标准规定采用文字、数据、颜色、形象图案彩圈、符号或数码表示,标记在飞机使用、存放、运输等条件下应保持清晰牢固;
6)避免采用对称口盖;如条件不允许而采用的对称口盖,其上紧固件不能对称排列。人素工程要求维修时维修人员有良好的工作姿势、低的噪音,良好的照明、合适的工具、适度的负荷强度,就能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人素工程应考虑以下方面:
1)测试点、调整点和连接点应便于识别和维修操作;
2)尽量能使维修人员在飞机上进行维修工作时,有一个较合适的操作姿势和良好的照明条件;
3)设计时应遵循:单人搬动的机件重量应不超过16kg,两人搬动的机件重量应不超过32kg,重量超过32kg的机件、设备应采取相应的起吊措施。安全性要求维修安全性是防止维修时损伤人员、设备的一种设计特性。应在设计时考虑并采取必要的保护装置、措施,包括防机械损伤、防电击、防火、防爆、防毒等。
提高安全性应考虑一下方面:
1)凡是可能发生危险的部位,都应在便于观察的位置,设有醒目的标志,以防止发生事故和危及人或设备的安全;2)工作舱口的开口处及口盖的棱边必须倒角制园;舱门、口盖的开度便于维修人员维修操作;
3)应急电门、按钮或把手应放置在可达性很好的部位,并有防护措施,以防止因误碰而发生伤人或损环设备;
4)应能在飞机外部打开、关闭座舱盖,以保证飞行员和飞机的安全。口盖设计要求维修口盖设计是维修性设计的主要内容。
维修口盖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维修口盖的设计应尽可能满足各种维修活动的要求(如考虑工具、工作活动空间和目视检查等活动所必须的活动尺寸);
2)所有可以拆卸的维修口盖、舱门及其对应的蒙皮开口应标上对应的识别标示,如果是对称的,则应标明“上、下、前、后、左、右”等标志;
3)铰链口盖上应有“上锁”“非上锁”位置的识别标志;
4)应根据口盖的拆卸频率选择口盖的紧固件类型;采用不用工具就能开关的口盖锁时,应提高口盖的刚度;
5)口盖和舱门均应有防水能力;
6)大尺寸的舱门应设置撑杆,以便于维修操作;
7)若口盖用不同长度的螺钉固定,则各种长度螺钉的直径应不相同,以防止装错。模块化设计要求产品模块化设计,使得飞机结构、成品设备和其它系统满足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要求,提高了设计、生产效率和规模。
模块化设计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利于采用自动化制造的部件优先采用模块设计;
2)能有效降低对维修人员数量和技能要求的系统优先采用模块设计;
3)每个模块要具备故障自检和隔离能力;
4)模块的分解、更换、连接不需要使用专用工具。
维修性定量要求维修性的定量要求即各项维修性指标,是维修性参数的要求值。指标通常给定一个范围,使用指标应有目标值和门限值,合同指标应有规定值和最低可接受值。在确定了产品的维修性指标后,利用对比分配法或其它方法把维修性指标分配到系统的各功能部分,并在详细设计过程中反复修正;为准确的预计估算和分配产品的维修性,必须建立维修性模型,运用概率模拟计算法、功能层次预计法等维修性预计方法,对具体产品设计方案进行估算,以评价设计是否满足维修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