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复杂集采开标规则温和,报价理性,国

长沙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2074.html

9月27日,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上海接受企业递交申报材料并现场开标。晚间,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平台发布拟中选结果,共有家企业的相关产品拟中选。

此次共有家企业参与集采,首年意向采购量共万套,占全国医疗机构总需求量的90%,涉及市场规模约亿元。本次集采平均降价84%,按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亿元。

01

史上最复杂集采,

规则更温和,报价更理性

骨科耗材作为最主要的骨科产品,是指用于人体骨骼及相关软组织的替代、修复、补充及填充的一大类植入物、手术耗材的统称,可细分为人工关节类、脊柱类、创伤类以及运动医学四大类,人工关节和脊柱已经完成国家集采,创伤类耗材集采已由十二省联盟集采覆盖,运动医学带线锚钉新近被纳入北京省集采计划中。骨科已成为集采覆盖最全的领域。

此次集采的脊柱类产品是多个部件组合成的系统,可用于像颈椎、腰椎疾病,脊柱压缩性骨折、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患者治疗所需。由于脊柱类产品构造复杂,且使用量大,因此脊柱集采被称为史上最复杂集采,光是集采规则文件就有页。而同为骨科领域的人工关节集采,文件不到页。差异的背后,是骨科手术涉及耗材多,需求量和报价等更为复杂。

在集采规则设置上,本次集采按照确保临床使用和供应稳定的原则,综合考虑医疗机构需求、企业供应意愿和供应能力、产品组合完整度等因素,在同一产品系统类别下,将企业分单元分别竞价:

主要部件齐全且能供应全国所有地区,医疗机构采购需求量多,进入A竞价单元;

主要部件齐全且能供应全国所有地区,但未进入A竞价单元的企业,或主要部件齐全但不能满足供应全国各地区的企业,进入B竞价单元;

无法提供一整套系统全部部件的企业,进入C竞价单元。

从分组规则来看,本次招采对于无法提供一整套骨科脊柱类耗材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也比较友好,让这些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产品的企业也能够公平地参与这次集采。

另外,或许是预料到会出现激烈的“砍价”,此次集采规则的制定则较为温和,联采办设置限制条件:企业报价需保持在同组最低价的1.3倍以内;如果超出1.3倍,只要降价幅度超过联采办设置最高限价的50%,也算过关。1.3倍的尺度,比此前几个集采中提到的1.8倍要严了很多,意味着中选品种的价格差别不会太大。

以胸腰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为例,A组竞价单元拟中选企业共13家。其中,最低报价为三友医疗的元,最高报价是德州金约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元,最低报价与最高报价仅相差元。

胸腰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报价明细

同时,脊柱集采还设置了“复活”规则,即有效申报企业的竞价比价价格,不高于本产品系统类别最高有效申报价40%,就可以获得拟中选资格。也就是说,企业直接对标最高有效申报价再降个60%即可。60%的降幅就能稳进,医保局此规则的设定,一方面保护了供应能力更强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也给了更多中小企业中标机会。对于企业来说,能够对降价做到“心中有底”,也就不容易出现非理性竞价的情况。

另外,60%的降幅,与国家开展的人工关节集采平均降幅82%,部分地区创伤耗材省级集采平均降幅88%,相比起来,条件宽松了很多,规则更温和。

02

威高成“最大赢家”,

国产企业“翻盘”指日可待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集采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脊柱类耗材,包括各种各样的螺钉、金属板、金属棒以及骨水泥、人工椎体等等。基本上能满足临床现在开展的95%以上的脊柱手术的需要。而且与人工关节2年的采购周期不同的是,脊柱集采的周期为3年。这意味着,如果企业错过眼前的时机,很可能在接下来3年里失去大部分市场。因此,此次集采对企业来说更像是一场“生死之战”。

事实上,国内的脊柱耗材市场一直由国外品牌主导。据东吴证券的一项研报数据显示,美敦力、强生和史塞克三家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占比接近60%,并且占据的“高地”医院。国内企业中较为突出的是威高骨科、三友医疗两家,但二者占有的总份额也不过10%左右。

但在此次报量中,医疗机构对于国产的需求远高于进口产品。威高骨科的总需求量占据第一,接近了强生、美敦力的需求量之和。在14个产品系统的需求量中,威高骨科占据了颈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颈椎后路钉棒固定系统等5项的榜首,总采购量达到8.14万个(14个产品系统的总需求量23.13万个,威高占据35%),堪称此次集采的最大赢家。对于这个结果,连威高骨科自己的市场负责人都感到惊讶。

有业内人士分析,本次脊柱耗材集采,将成为国内头部企业“翻盘”的最好机会。这是因为长久以来,外企把主要目标医院,医院,由于手术量太低,进口品牌入局后要投放配套的工具、产品等,利润十分有限。医院渠道完全“没放在心上”。

而这部分市场恰恰被国产企业默默地耕耘着。经过多年的经营,国产企业已在大三甲以外的市场铺设了坚固的销售网络,其相关配套医院,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调配系统。因此,此次集采机会来临,这些耕耘多年的国产企业开始发力,将逐步蚕食进口市场份额,可谓是国内头部企业“翻盘”的好机会。

二级市场也印证了这一点,9月27日,国内多家骨科脊柱企业股价高涨。威高骨科股价52.51元/股,上涨9.62%;大博医疗股价30.04元/股,上涨9.44%;三友医疗股价29.18元/股,上涨13.36%;爱康医疗股价7.54元/股,上涨7.41%;

此次骨科脊柱类产品带量采购将于年2月开始执行,政策落地后,生产厂商仍有望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但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流通环节费用空间可能被压缩,有利于规范耗材采购和使用行为。此次骨科脊柱耗材集采,将很好地改善行业生态,同时为国产替代创造良好机遇。

参考资料:

1.天津市医药集采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9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