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为啥不愿去打螺钉董明珠建议让聪明人

孩子白癜风怎样治疗 https://m.39.net/news/a_5940516.html

余味苦涩,终有回甘。人生犹如一场马拉松比赛,学生和家长千万不要过于重视“起跑线”,一时陷入低谷并不可怕,坚持到最后的才是人生赢家。

正处于就业迷茫期的大学生,以前最愿意听成功者或者是过来人给出的建议。这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经过岁月的积淀,反而有助于学生看到希望的曙光,走出阴霾。

眼下很多“专家”的建议,乍一看很有道理,仔细琢磨却发现存在很大的漏洞,根本不切合实际。就连很多以前深受学生们喜爱的前辈,也在价值观输出方面纷纷塌房,董明珠也是其中之一。

大学生为啥不愿去打螺钉?董明珠建议让聪明人下基层

现在人才市场出现一个怪现象,就业难和用工荒同时存在。很多人都把问题归结为高等教育扩招上面,大家都以为考上大学以后,就能找到清闲稳定的办公室工作,不用再去基层靠体力赚辛苦钱。

不过社会分工注定基层岗位劳动力需求更大,可是现在经过普职分流上高中的学生,几乎80%以上都有机会读大学。这些学生确实享受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能力和素质也有了提升,但是社会明显没有那么多管理、研发和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可供他们选择。

如果这些学生没认清现实,毕业后只想找坐办公室的工作,自己能为企业创造多大的价值不提,只想索取更多的回报。董明珠在谈大学生就业难题时,建议聪明人应该下基层锻炼一下。大学生去打螺钉没什么不可以,不要觉得大学生就只能坐办公室。

董明珠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到了基层历练以后,能学到很多东西,即使当工人也能学到扎实的基本功。她回忆自己生完孩子40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抱着孩子上班依旧乐此不疲。年轻人要有梦想,要有精神层面的需求,遇到困难的时候才能顶上。

一部分网友对此深表赞同,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如何做好研发工作,没体会过基层环境的人,也不是合格的管理者。大学生就业眼高手低,一毕业就想坐享其成,当然找不到想要的工作,不过00后大学生并不赞同董明珠的看法。

00后怒怼董明珠:我们不怕打螺钉,而是怕一辈子打螺钉

从研究生应聘中小学一线教师、街道办城管和烟草一线流水工来看,00后大学生并不排斥基层工作。只要有稳定的编制、合理的薪酬待遇,以及晋升空间,大学生是不会嫌弃工作是在基层还是办公室的。

一位网友说出很多大学生的心声,我们不怕打螺钉,而是怕一辈子打螺钉。众所周知在基层工作的有两种,一种是储备干部,高学历毕业生在基层体验生活的,时间一到不管有没有取得成绩,都会被提拔到管理层。

相反那些一开始就直接自降身价应聘基层岗位的普通本科生或者专科生,即使工作得再好,也未必有出头之日。每天机械性的工作,根本发挥不出自己的优势,更没有机会去学习技术。时间长了本专业的技能忘光了,徒有学历更没办法发展。

部门领导不会因为你螺钉打得又快又好而主动给你升职加薪,反而会给你安排更多更累的工作。更关键的是一直在基层工作,最辛苦薪资待遇也是最少的,社会地位也很低。不上大学中专毕业也能做,为啥还要花那么多时间和金钱读大学呢?

梦想不敌现实,或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

笔者认为,董明珠对大学生的忠告不无道理,事实证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除了专业技能水平以外,眼界格局、思想深度和学习能力都不同,综合素质越高越容易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价值,这才是普及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

传统的教育观念,上大学就是天之骄子的理念已经成为历史,大学生确实不能眼高手低,只看利益而把理想抛在脑后。先实现就业再慢慢择业,是金子迟早都会发光。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大环境与董明珠年轻时确实不一样了,若还用以前的经验考虑现在的问题,必然会显得格格不入。之所以大学生不再喜欢听专家的建议,主要是他们已经脱离基层太久了,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基层面临的是哪些困难。

今日话题:大学生到底要不要去打螺钉?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知识创作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