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3避免静电电荷在Ⅲ类电气设备上积聚
对于粉尘云或粉尘层易燃的绝缘表面,仅通过人工摩擦不可能产生静电放电。但是,如果不排除高起电过程(见3.13),涂漆/涂覆的金属设备和塑料材质设备的设计宜能避免在正常使用时由传播型刷形放电引起的点燃危险。
塑料外壳不能起电至能够产生传播型刷形放电的危险电荷密度。然而,外壳内部距离外表面8mm内不宜安装延伸的平面导电表面。
注1:内置印制电路板可被看作是一个延伸的平面导电表面,如果设备不可能承受多电荷产生机制(例如,粉末气动输送过程,或粉末涂覆过程电荷喷射),则不适用于小型手持设备。手持设备正常操作起电不认为会导致多电荷产生机制,因此不会导致可能产生传播型刷形放电的情况。
注2:面积不超过mm2的单一平面导体不认为是可延伸的平面,这允许支撑销或支架用于外壳内导电平板的安装。
金属部件如测试棒或类似元件外部采用厚度至少8mm的绝缘可以防止产生传播型刷形放电。当评定使用或规定的绝缘层最小厚度时,允许在正常使用时出现的任何预期磨损。
如果用表面积超过mm的塑料覆盖导电材料,并且不能排除比人工摩擦强的高起电过程(见3.13),则塑料宜具有下列一项或多项特性值(见6.3.4.3);
a)合理选材使材料表面电阻符合14.2.2规定的限值;
b)按照GB/T.27-规定的方法通过绝缘材料的厚度测量,击穿电压不大于4kV;
c)金属部件上的外部绝缘厚度不小于8mm。
14.3外部导电部件上的静电电荷
设备的所有外部导电部件(金属、导电塑料等)宜用最大1MΩ的接地电阻接地。对于电容小于pF的部件,最大MΩ的接地电阳可以接受(见表22)。
对于可接触的金属部件(例如,塑料外壳上的铝标签),接地电阻大于MΩ时可能产生静电电荷,成为点燃源,宜按照GB/T27-的电容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最大允许值见表23。
如果满足了表23e)对未接地金属部件的电容要求则14.3的要求不适用。
注1:b)项的宽度值适用于宽度或直径较小的薄管道、电缆护层和其他绝缘材料。
注2:a)项和b)项的限值不是防止放电的绝对值,仅是将引燃放电降至通常可接受的低水平。
注3:c)项的限值适用于导电性或耗散性材料的绝缘涂层或绝缘层。
注4:d)项的限值保证不会出现引燃放电。
注5:d)项的所有值有一定的安全裕量。现在的工作表明,用于ⅡB的值的安全裕量比所有其他值低。为了使所有安全裕量相当,B的值从30nC降至25nC。但是这并不表示以前的值不安全,也不表示需要重新做试验。
注6:再公米的依据是可能安装设备的爆作性气体环培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险(MESG)或最小占燃电流比(MICR)(见GB/T.11。详细信息见C.6和D.3。
注7:EPLGc的值不排除高起电过程的可能性。人工摩擦通常不看作是高起电过程(见3.13)。
注8:对于如盖用螺钉等未接地的金属紧固件。电容不大于3pF通常可以接受。
仅对未接地的导电性部件或耗散性部件产生火花放电有效的值。
对于承受粉牛快速移动的管道或管线中使用的设备,较低的电容限值在考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