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评价一款车型的好坏,往往是看其最重要的硬核技术和综合产品力。对于一台优秀的智能电动汽车而言,虽然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但安全、智能、无续航和充电焦虑是绕不过去的,特别是安全。
成都车展期间,极狐汽车举办了一场技术日,对外展示了其IMC架构的核心优势,特别是针对动力电池、车展架构被动安全方面,有诸多亮点可以跟大家分享。
先说明一下,IMC架构是蓝谷联合麦格纳一起打造的纯电动智能模块化平台。极狐阿尔法T,极狐阿尔法S,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都是基于IMC平台架构。IMC平台架构最主要的三个特性,智慧、性能和安全。
众所周知,整车安全又有主被动之分。
特别是被动安全方面,没有发动机的纯电汽车溃缩区空间更大,提升关键部位超高强度钢的使用量,再配合良好的车身结构和底盘设计,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并不比燃油车差。
目前业内的车身框架材料通常有全钢车身、全铝车身与钢铝混合车身三类,三者在强度、维修经济性、吸能等方面各有特点。
全钢车身的优势是车身架构坚固,方案成熟成本较低。
全铝车身在轻量化方面优势显著,特别是对纯电车辆而言,通过减重可以有效提升车辆续航里程。但受材料特性影响,全铝车身吸能效果好,但碰撞后维修成本过高。
目前也有些车企开始使用上钢下铝的混合车身工艺,通过材料的合理应用和分布,下车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实现轻量化的同是保证碰撞吸能和碰撞力传递,上车体采用不同强度的钢材,实现高强度和碰撞安全性能。
钢铝车身减重安全两不误
极狐汽车打造的IMC平台架构,就采用上钢下铝的笼式框架车身结构,并在关键位置使用超高级别材料,合理分配承压与吸能的不同职能。
IMC平台架构上,极狐的工程师针对A、B柱及门槛等位置应用MPa的超高强度热成型钢,形成笼式框架车身结构,保证碰撞过程中乘员舱的完整性。
在车身侧面,极狐运用了门槛分载梁创新概念,采用了钢门槛与铝挤出型材结合的设计。在侧柱碰后,电池安全距离为3.7,远高于国标≥0的要求。
此外,在前副车架、前纵梁等位置,极狐加入了碰撞吸能结构设计和新铝合金材料,也远超国标要求。
钢铝车身的使用,使得极狐阿尔法T车身轻量化系数达到1.78,阿尔法S车身轻量化系数达到1.6,远超欧洲历年轻量化系数平均值。
车身安全结构的研发是一方面,对钢铝车身而言,制造同样需要过硬的技术支撑。
由于铝合金材料与钢制材料的特性不同,是没办法通过传统的焊接工艺进行连接的。
为此,极狐的蓝谷麦格纳工厂应用了SPR(自冲铆接工艺)、FDS(热熔自攻螺接工艺)和胶接等先进连接工艺相结合,让材料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实现了钢铝材料完美连接。
以极狐阿尔法S为例,这款车的车身上应用了颗SPR锁铆螺钉、颗FDS流钻螺钉和超过米的高强度结构胶。除了提升车身刚度以外,这些先进连接工艺的大量采用也使阿尔法S的整车气密性达到58SCFM。
值得一提的是,极狐产品的车身扭转刚度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例如,阿尔法T车身扭转刚度达到Nm/deg,阿尔法S车身扭转刚度更是达到Nm/deg。
电池安全是关键先生
作为基于正向开发的纯电架构打造的产品,极狐产品的动力电池整体设计融入到车身和底盘设计开发中。
通过26个连接点,动力电池与整车紧密连接在一起,保证了车身整体刚度,也提升了电池安全。
官方信息显示,在20余种碰撞工况的余小时仿真测试及余轮次的实测验证中,动力电池均未受到损伤,确保了即使极狐品牌产品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电池也不会因碰撞发生变形,进而导致着火,失效等重大问题的出现。
此外,极狐车辆下部大量使用抗腐蚀性能优异铝合金材料以及6道防腐屏障,可以保证每一辆车都能做到10年无功能失效及锈穿。
通过解析不难发现,基于极狐IMC平台架构开发的车型,应用了大量先进理念,在车身架构和电池安全防护层面已经做到了业内领先,对新能源汽车而言,安全、智能、无焦虑才是该有的样子,这些在极狐身上都已初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