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沃尔玛、迪卡侬等渠道因抽检出不合格童车被点名。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网站发布《关于年深圳市童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的通报》称,抽查17家企业生产销售35批次产品中发现7批次不合格样品,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20%。家乐福、沃尔玛、迪卡侬等渠道被点名。
针对抽查中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经营单位予以处理。
据北京商报报道,11月3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地区部分超市未发现涉事商品,且超市方表示,不合格商品已在北京门店下架。
家乐福中国区百货负责人表示,“在收到政府部门通知后立即下达了下架通知,目前门店已经没有相关产品。”对于家乐福采购儿童商品的准入门槛,上述负责人表示,家乐福商品准入有严格要求,会按照政府部门规定做到索票索证工作。对此沃尔玛方面表示,“一贯重视商品质量,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查验供应商资质证明,得知相关情况后,我们非常重视,根据政府指引跟进了后续事宜。目前门店在售商品均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查验了供应商资质证明。”
尽管涉事两家门店方面都对此作出了解释。不过在行业专家看来,作为两家全国连锁型的商超出现此类问题,显示出运营方在产品自查体系及采购标准上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同时,也会让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有所削减。
据了解,上述监督抽查主要涉及童车产品(含儿童三轮车、儿童自行车、儿童推车、玩具滑板车和其他类童车)锐利边缘、外露突出物、突出物禁区、保护装置和螺钉、制动系统、闸把尺寸等强制性项目。其中,玩具滑板车不合格项有:把立管强度、标识和警告、可触及的锐利尖端、增塑剂、可调节、可折叠的把立管和把横管、刹车等项目;其他类童车不合格项有:小零件、增塑剂、用于包装或玩具中的塑料袋或塑料薄膜、把手和其他类似的管子等。
有专家认为,有关部门应对儿童用品生产厂家加大审查力度,从源头杜绝问题产品流入市场。与此同时,作为商超渠道来说,应该提高自身采购的标准,建立完善的自查体系,让消费者能够放心的购买。
来源:中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