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乌镇5G混合现实技术如何实现远距离

北京那治疗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bdfyy/

天目新闻记者陈薇见习记者金檬

人体骨骼的立体图像“悬浮”在空中,医生戴着“透视眼镜”全方位清晰查看。这种以往在科幻大片中采用的景象,已经在医学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今年9月,医院有限公司的5G混合现实技术助力远程会诊手术项目,一路过关斩将拿到入围“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5G应用专题赛决赛“入场券”。为何它能在5G应用专题众多参赛项目中得到认可和青睐?

在负责人叶哲伟看来,5G具有低时延、大数据量的特征,正好满足了医学需要三维立体信息传递的刚需,同时运用了人工智能处理数据、混合现实处理数据,大大提高了远程指导的安全性和精准性,这也是体现由传统医学向智能医学转变的过程。

叶哲伟告诉记者,传统的远程会诊基于图片或者视频去实现,但是二维医学影像信息对三维的人体进行远程指导,会存在一些隐患和安全风险。“而这个项目实现了三维立体影像的呈现,不管是国内国外,都可以做到实时反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包括术前方案的制定、医患沟通、手术指导等一系列流程变得非常顺畅。”

在年7月,叶哲伟和团队就完成了全球首例5G混合现实云平台远程会诊手术。通过5G网络实时传送的高清视频画面,利用混合现实技术,给远在公里外的医院骨科医生进行远程指导,为一名70多岁胸椎骨折的彭阿姨进行会诊手术。

通过5G混合技术的连接,叶哲伟的视野里仿佛拥有了透视眼,患者病灶部位的全息投影成像,实时精准地“悬浮”在眼前。另一边,医院手术室,一只标记笔“穿越”至手术无菌区,在“病灶”上圈圈点点,通过远程指令完成了6颗螺钉的“从何处植钉”“沿什么方向”“植入多深”等指令,最终在2个小时内完成手术。

医院一名资深骨科教授,出门诊、做手术是叶哲伟大部分的日常。“很多患者都是大老远赶来,甚至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叶哲伟说,让他感受最深的是,借助5G混合现实技术以后,无论是同行之间,还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时空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叶哲伟始终记得,之前自己常常需要从武汉去远在新疆博尔塔拉州的对口支援单位,进行手术指导。由于需要在乌鲁木齐转机,约公里的距离至少预留3天时间进行往返。而在5G混合现实技术助力远程会诊手术落地之后,不受交通和天气条件限制,可以通过实时视频连线2个小时左右即可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

“这其实对患者和医生都意义重大,是双方共赢的效果。”叶哲伟表示,5G混合现实技术助力远程会诊手术在节省双方时间和精力的基础上,同时还可以节省患者来回交通、住宿等经济成本,跨地域让医疗人员直接与患者实现“面对面”诊断治疗。

截至目前,叶哲伟和团队已经成功完成约40例5G混合现实技术助力远程会诊手术,在叶哲伟看来,这些远远不够,在技术方面还需要进行迭代升级,同时希望也能将这个项目进行推广,比如在疫情和洪灾等突发事件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患者生命争取时间。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