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5G商用牌照发放。一年多来,江苏5G发展按下“快进键”,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计建设5G基站4.1万座,位列全国第一方阵。不过,普通人对5G技术或许还没有直观感受。5G建设还有哪些难点和“瓶颈”需攻克?
场景还原
机器人会组装5G小基站,地铁上可刷5G手机
“身小志坚”的5G小基站,你听说过没?在地铁上刷5G手机,你有没有畅想过?
机器人能组装会检测,准确率达97%以上
在中兴通讯南京智能制造基地(简称“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上正紧锣密鼓地制造外观酷似白色吸顶灯的小基站。
偌大的车间里,工人寥寥无几,由机器人担当“制造小能手”。它们拥有人一样的视觉和触觉。在5G小基站装配生产线上,只见机器臂“拿”起一块零件后不假思索地放到面板上。相较于人类可能会手抖、眼花,它可做到位置精准无误。
中兴通讯制造部部长郑华伟介绍,“机器人能看到,是因为前端装有视觉系统,也就是8k高清工业相机。它拍照后,通过5G网络上传边缘计算中心MEC进行计算、对比,找到精准的装配位置。”此外,机器人还可自动检验螺钉和转接柱的装配质量,检测准确率达到97%以上,漏检率相比人工检验降低80%。
据介绍,2G、3G、4G为低频段信号传输,宏基站几乎能应付所有的信号覆盖。但5G因工作在中高频段,宏基站所能覆盖的信号范围有限。而“身小志坚”的室内小基站可弥补这一“缺失”。
自动导引车穿梭车间,5G赋能成本降逾10%
在智能制造基地的车间,还有一个唱着歌的“小可爱”——这个名叫“5G云化AGV”的自动导引小车在车间里来回穿梭,自动将物料运至相匹配的下一个工位。
郑华伟介绍,中兴自研5G云化AGV采用视觉导航,通过CCD摄像机和传感器,在AGV行驶过程中动态获取车辆周围环境图像信息,并通过5G网络上传到MEC边缘云端进行统一运算和调度。运行路线可以随着工艺和流程及时调整,大大提升生产柔性,成本方面也下降10%以上。
地铁5G网络全覆盖,距离我们不遥远
凌晨时分的地铁站,驻守5G建设一线的铁塔员工,或手持专业工具四处勘测查探,或埋头记录轨行区托架的占用情况。这是南京地铁1号线5G室分新增漏缆试验段(三山街至张府园区间)建设的现场。
如今,在南京的地铁上,4G信号满满,人们刷起手机畅通无阻。
不久的将来,人们还能在地铁上享受刷5G手机的畅快感。江苏铁塔在4月底与南京地铁集团达成5G发展战略合作共识,协同推进地铁5G网络全覆盖。同时,江苏铁塔还在统筹江苏省内27条地铁和6条高铁的5G新基建融合建设。
专家观点
解决5G建设难题,需要“政府推”和“市场拉”
今年3月,江苏省编发的《第五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3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年,全省城镇地区及各类开发区5G网络基本全覆盖。在5G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还有哪些难点和“瓶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