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门桥被炸断后,美军又接连出现了两次意外

随着电影《水门桥》的热映,年12月7日,这个原本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日子,成为了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志愿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第三次炸断了水门桥!遗憾的是,美军依靠着强大的工程能力,短时间内就架起了一座新桥,让自己逃离了志愿军的包围圈。人们都知道,美军在水门桥被炸断之后,用钢制桥梁组件恢复了桥体。但是这期间,其实也是意外频发。他们的撤退,也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顺利。

桥梁被断这种情况,实际上早已经在美军的意料之中。所以他们除了在桥梁附近,放置了大量的修建材料之外,他们还一早就运来了大量的标准M2桥梁组件,随时准备使用。

提到M2桥梁组件,必须要说一下它的设计原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设计制造了一种装配式钢桥。工程兵在使用时,只要几个标准件组合在一起,就可以组成一种简易、但有一定载重能力的临时性钢桥。在欧洲战场上,这种钢桥曾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后来英国人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为这种设计申请了专利。

年,美国人从英国人手中买下了专利,并通过自己更为强大的工业能力,对组件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和改造。从那之后,美军工程兵的仓库中,就开始堆积各种大小的这种组件。这就是M2桥梁组件的由来。

其实,这种桥梁组件,并不是什么高精尖的科技产品。它不过就是美军的标准工程组件之一,放到现在,任何一个中国的工程设备厂都可以生产。可当时,却很少有国家能有这样的工程能力。

朝鲜战争开始之后,美军在给南朝鲜提供的物资中,就包含了大量的M2桥梁组件。在战争初期,这些组件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后来随着美军向三八线以北推进,桥梁组件被运到连浦军用机场,准备随时调配给前线部队使用。

第一次意外:实验失败

在水门桥被炸断之后,美军的工程兵营长约翰·帕特里奇中校对断口进行了评估。他发现,此时的断口距离已经达到了19英尺,也就是6米左右的宽度。美军现有的修复设备,已经是束手无策了。于是他在上报陆战1师师长奥利弗.史密斯之后,立刻着手调配M2桥梁组件进行空投。

按照帕特里奇的想法,自然是直接运来24英尺长的大型组件更合适。这样的话,就可以省去装配的时间。但是24英尺组件太过沉重了,想要空投有一定难度。所以连浦机场方面,决定先进行了一次空投试验。他们在24英尺组件上绑了6个常规G-1型降落伞。结果在落地之前,竟然有5个降落伞没有顺利打开!24英尺的钢制组件,沉重地拍在了地上,砸出了一个深1.8米的大坑!

实验失败了,但是前线的求援时间太紧张了,已经来不及做第二次实验。后来美军决定,空投八个12英寸组件,并且在空投平台上使用最大号的48英寸直径降落伞。

很快,负责运输的美军第空运联队便把组件运到了战场上空。因为怕砸到地上的士兵,他们的空投场选择比较接近志愿军的战线边缘。结果一个组件因为降落伞故障而摔入山谷损坏,一个组件被志愿军得到。剩下的六个,空投到了指定位置,为美军所得。美军的架桥作业,因此得以实施。

第二个意外:被压坏的胶合板

美军工程兵在大型设备的帮助下,用一根1.3米长的巨大螺钉连起了组件,富富有余的架在了断口上。其实,只要4个M2桥梁组件,就可以架起一座桥来。现在他们手里有6个,那简直是万无一失。可没想到,一台拖拉机的出现,险些让所有的汽车都留在了原地。

按照工程要求,M2桥梁组件架设好之后,需要在上面铺一层载重20吨的高密度胶合板。因为要过坦克,钢架结构必须按照坦克的履带宽度来设置,而履带的宽度是要大于汽车轮胎宽度的。所以要在上面走汽车,必须借助胶合板。

其实本来这也没什么,毕竟汽车的重量要比坦克轻。但是一个神经刀的司机,竟然开着满载土石方的拖拉机走上了钢桥!一台拖拉机再加上沉重的土石方,让重量大于了20吨。结果,胶合板被压坏,这台拖拉机也被卡在了桥头!

后边志愿军的追兵越来越近,而前面的钢桥却被自己的拖拉机堵塞,美军再次陷入了绝望的境地。此时,一个叫威尔弗雷德的海军技术上士走了过来,一把把犯错的司机揪了下去,自己坐上了拖拉机的驾驶座。此人,是个技术娴熟的老司机,没几下便把拖拉机倒回了桥头,让开了通路。

道路通了,但是问题仍没有解决。胶合板已经被拖拉机压坏了,难以承受设计重量了。坦克由于是走钢梁,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陆战1师还有多达辆汽车。没有胶合板的帮助,汽车根本过不来!陆战1师,还是等于被封锁在水门桥附近。

关键时刻,工程兵的营长帕特里奇又一次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他经过观察发现,把钢梁架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就可以在保证坦克通过的同时,让汽车的轮胎外延正好也压在钢梁上!虽然这个尺寸只有半英寸,但也足够它们通过了。只不过,这需要非常娴熟的驾驶技术,不是老司机根本干不了这事儿。

不过,美军车队中,倒是不乏老司机,很快就开始有人这么尝试了。在车队前方,有两个引导员用手电进行引导。而所有美军司机关掉车灯,心惊肉跳的驶过钢梁。他们只要一个失误,就会摔下悬崖,落一个粉身碎骨的结局。

整个过程中,除了司机一个人之外,其他的人员全都下车步行。这一方面是为了减重,一方面也是因为这种驾驶方式太过危险,没人有胆量跟着司机冒险。美军战地记者亨利.史密斯后来回忆说:“我不想乘坐任何车辆穿越这条地狱般的道路,从一座永远不会平坦的山上逃走。”

就在这样的驾驶条件下,美军居然就挺了过来,而且还能保持每小时两英里的速度。两个小时之内,一千多辆汽车通过了钢桥,逃出生天。事后帕特里奇回忆说:“这是我一生中经历过的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728.html